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伟德国际victor1946举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中餐烹饪技艺与美食文化旅游品牌研发研修班。为检验研培效果,展示研培成果,7月14日上午,在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举行“食尚·谷里”—非遗美食进社区研培成果汇报展。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厅非遗处处长宋莉莉,伟德国际victor1946党委书记叶凌波,党委委员、副院长洪涛,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党工委书记周贵平,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龚庭平以及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全体同志,伟德国际victor1946科研开发处、烹饪与营养学院院负责人、教师代表和此次非遗研培班全体学员参加了活动。
钱钢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厅向活动顺利开展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活动依托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政校地联合开展非遗研培成果展,以文化为底色,非遗为线索,汇聚美食,突出体验,注重融合,展现时尚潮流的社区生活,为非遗传承和传播不断注入新活力。江苏历史悠久、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特别是非遗饮食类项目众多。我们有条件、有优势、有责任、有义务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保护传承。希望各位非遗传承人坚持守正创新,坚守工匠精神,不断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保护和非遗产品创意研发,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继承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叶凌波代表学院致辞,他对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心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领导嘉宾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江宁区谷里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向顺利完成本期研修培训计划的所有老师和学员表示由衷的祝贺。他指出,非遗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弘扬好非遗是每位非遗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各位学员将培训中收获的知识和技艺运用到今后的非遗传承实践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推动非遗美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出新贡献。
江苏省级非遗“扬中河豚食俗”代表性传承人孔庆璞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深情回顾了一个月来在培训班的学习历程和丰富收获,向培训班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非遗传承人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悉心钻研精妙技艺,深入挖掘厚重文化内涵,努力将中餐烹饪的高超技艺和美食文化的精粹内核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领略非遗魅力,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洪涛宣读优秀学员名单,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宋莉莉、伟德国际victor1946科研开发处处长邸平伟、烹饪与营养学院院长吕新河为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并为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在成果汇报展上,龚庭平、金方桃、陈立、吴超4名学员现场展示蒙眼下鱼圆、整鸭脱骨、切豆腐丝、气球切肉等烹饪技艺,展现出高超的技能水平,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热情欢呼,令人赞叹不已。25名非遗美食传承人现场讲解和展示制作技艺,让居民了解传统制作方法和工艺,了解每一道菜品蕴含的人文故事,感受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经过精心烹制,明宫河豚、盐水鸭、钦工肉圆、六合牛脯、淮扬清炖狮子头、叉烤脱骨鳜鱼等100多道精致诱人、美味多彩的菜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每一道菜品选料严谨、制作精细、设计精美、色彩丰富,散发出迷人的鲜香,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在互动体验环节,现场观众品尝非遗美食,尽享味觉盛宴。非遗美食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与一致好评,展现了非遗传承人高超的厨艺和精湛的技艺。
本次培训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使学员对非遗保护传承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增强了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让传统技艺回归大众、融入生活,实现“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勇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努力提升服务社会和行业的能力,为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提高非遗保护工作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钢致辞

伟德国际victor1946党委书记叶凌波致辞

伟德国际victor1946党委委员、副院长洪涛宣读优秀学员名单

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全体合影

参观活动现场

非遗研培成果展

非遗美食品鉴
新闻作者:周成 陈冲 新闻审核:王艳玲 陈瑶 何晓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