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伟德国际victor1946聚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产教研协同育人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齐发力,形成了坚持以“三融”促“三强”的工作特色,全力打造文旅产教研融合新引擎。
一、坚持产教融合,以旅彰文,增强育人动力
(一)聚焦文旅产业布局,打造产业学院集群
学校坚持文旅为本,主动对接文旅产业新业态,与万豪国际酒店集团、金陵饭店集团、恐龙园文化旅游集团、江苏鼎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美心集团、蓝蛙集团等文旅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数字酒店产业学院、文旅创新产业学院、研学旅行产业学院、智慧餐饮产业学院、旅游文创产业学院等,形成了富有文旅行业特色,与江苏文旅产业紧密对接的产业学院集群。产业学院助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
(二)聚焦乡村振兴,助推区域文旅产业特色发展
以产定教、以教促产,充分发挥学校教师作为江苏省级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的作用,赋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景观打造、旅游服务技能提升等强村富民工程,助推地方政府成功创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助力淮安市淮安区获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积极发挥学校在江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与高邮市政府合作共建文化和旅游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一站式邮驿文化产教融合中心”,共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旅游技术技能人才,将高邮市“文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三)聚焦行业服务,建设良匠“双师”队伍
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为建设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聚焦江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了一批旅游规划设计师、旅游管理培训师、乡村旅游咨询师,为地方政府旅游规划、高等级景区质量管理、乡村旅游等提供智囊服务;打造了一批非遗技艺传承师,使学校成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由非遗技艺传承师领衔的“素食烹制技艺传承人培训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评为“优秀”项目,学校产教融合师资典型被央视关注,曾获得过“金陵菜十大名厨”称号的1名教师登上央视五一特别节目,并被CCTV12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坚持科教融汇,以文塑旅,增强育人内力
(一)聚力科研赋能,助攻文旅产业创新性发展
充分发挥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旅游文化研究院、新时代应用型旅游人才研究)和江苏紫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优势和牵引作用,成立5个校级研究所,围绕非遗传承、生态保护、文创研发、数字文博、旅游法治、旅游文化打造等江苏文旅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开展系统性研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被上级领导批示或上级部门采纳的达10余项,“非遗研修+产品研发”项目已经成为学校以文塑旅的靓丽名片,作为首批入选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的高校之一,新研发和创作出的380多个非遗文创作品,为助力文化传承、助推江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江苏文旅领域的科研高地。
(二)聚力成果赋能,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理论研究与落地服务型应用研究双融双促机制,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从旅游顶层政策、专项规划、落地策划等方面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设方案,服务涵盖南京、苏州、泰州、盐城等江苏20 余个县域,牵头研制了2项文旅行业国家标准、3项江苏地方标准,一批行业规范和规划项目被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立项和采纳,研制的我省文化和旅游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已经在省、市、区三个层面形成了“江苏方案”,有力促进了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聚力数字赋能,助推文旅专业优化升级
主动适应数字文旅产业新趋势,以智慧旅游为引领,数字赋能文旅专业建设,提升内涵,打造了一批数字化文旅专业和课程,推动一流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资源库、进课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职业院校酒店数字化运营人才培养标准化试点”入选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全省87个项目中唯一的院校单位。新开设紧密对接文旅产业发展需求的“酒店数字化运营”等20门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放课程150余门。主动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和全国信息化标杆学校,为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训实习、职业培训等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文旅融合,“三链”衔接,增强育人活力
(一)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再注“新动能”
紧密对接文旅产业,优化对接江苏文旅产业链的专业体系,重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瞄准未来文旅企业岗位需求,将现代旅游业的新标准、新规范、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引入教学。研制紧密对接文旅产业的教学标准3个、牵头研制国家专业标准4项。瞄准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引企入教,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化、情景化的教学实践。引入南京金陵饭店集团、恐龙园集团等龙头企业,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和资源库建设。2门课程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新建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库5个,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1部。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成果“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院店一体化育人探索与实践”获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优化教育链,“三教改革”再添新路径
学校秉承“立足文旅办专业,立德树人育匠才”的办学理念,以产教融合带动“三教”改革,坚持将文旅专业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打造了一批以专业文化节为代表的育人载体,形成了具有鲜明文旅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面向实践,大力推进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的“成才杯”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参赛率达100%,已成为学校实践育人的品牌,学生亮技能、展风采的“练兵场”,成长成才的“大舞台”,以技追梦、点亮人生的新起点。坚持文化赋能,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专业文化立体育人新格局,将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文化节,打造成为展示校企合作建设成果、行业企业互动交流平台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舞台,拓宽了产教融合的新路径,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新载体。
(三)做强人才链,人才支撑再增新贡献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始终把人才建设作为工作主线,为各类人才赋能,培育新时代更高素质旅游技能人才。2012年以来,学校代表江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42个一等奖,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旅游类赛项一等奖获奖总数居于首位。1位选手入选全国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集训,获第6名。学院多次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生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3000余人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万余人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技能提升培训助力文旅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持续对旅游饭店总经理、行政总厨、红色讲解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等开展业务培训,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被江苏省旅游协会授予“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入选首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育人示范基地。举办的江苏省星级饭店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水韵江苏”导游大赛等行业大赛,挖掘和培养了一批讲政治、专业精、技能强、服务好的优秀饭店从业人员和江苏省“金牌导游”等中青年领军人才,为助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操阳,伟德国际victor1946党委副书记、院长,管理学博士,三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旅游管理等;黄斌,伟德国际victor1946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三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
相关链接:
新华网:http://js.news.cn/20240217/dff881570c604ebaac8bd9a11fbadd2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