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南京旅院:开启产教融合新模式

    作者:李蓉蓉发布时间:2017-04-13点击数:

    □雷琛烨袁婷婷

    “您好,欢迎光临!”步入南京江宁大学城为数不多的一家高档酒店,迎宾员亲切问好,前台服务员正在为客人办理离店手续,礼貌大方、操作熟练,整个空间散发着文墨的幽香,且秩序井然。这家名为“御冠”的酒店,运营不久就宾客满朋,入住率近70%,这在距离中心城区20公里外的位置,颇为鲜见。

    探访中,笔者发现,这家酒店的背后不是万豪、金陵这样的业界名企,而是江苏省首家旅游职业院校——伟德国际victor1946,这不仅是一家对外开放的酒店,更是一个带有教学实践功能的实训场所。

    该校党委书记王海平表示,这家酒店是南京旅院产教融合的新起点,是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内优质高等职业旅游名校”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行业发展变化紧密结合,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为落脚点,逐步实现运行模式、课程体系、资源集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创新,为学院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为江苏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旅游强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文化浸入润物无声

    进入酒店大堂,首先看到的是一口写有“宜兴1978”字样的紫砂缸,《文心雕龙》、《四库全书》等书籍错落而置。大堂背景采用夹绢玻璃叠加手绘苏绣,金陵画派之首龚贤的《千岩万壑图》跃然其上,南京山水城林风貌一览无遗,其中还嫁接了宋刻本的荀子劝学篇内容,笔者还在背景的左上角发现了一颗小“彩蛋”——伟德国际victor1946校徽,成为学院酒店“润物无声”的第一印象。

    “既然是教学酒店,就要体现相关特色”,御冠酒店艺术设计负责人、伟德国际victor1946酒店艺术设计教师周延文告诉笔者,南京旅院起源于江苏宜兴,在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紫砂缸正是为了呈现这段历史。在文化展示方面,则配合现代中式的酒店总体设计,以展现东方美学为前提,整体观感与学院主体的园林风格相契合,内部细节主要围绕旅游文化、在地文化、学院文化三大内容展开。古代小提篮、饭桶、温酒器皿及徐霞客诗文等展现了旅游文化元素;来自江苏、南京文人墨客的作品装饰则展现了在地文化。

    在学院文化的展示上,除了随处可见的书籍外,在宴会厅的命名上也颇有考究,“修竹”象征学院起源地竹海宜兴,“听松”展现迁址南京后的校徽松树,“碧桐”体现学院所在地南京的梧桐……“大到每幅画,小到每个艺术品、名称都有属于它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制成背景”。

    参与酒店软装设计的2016届人文艺术系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陈昊琦告诉笔者,为了做好设计,由旅院师生组成的文创团队翻阅各种资料书籍、探访相关博物馆,曾经有段时间每个周末都会从各大旧书店买回大量的书籍画册钻研。

    “御冠酒店不仅是一家酒店,更是一座文化宝库,我希望学弟学妹们有机会可以去探寻每个作品背后的故事。”在陈昊琦看来,教学酒店不仅要做好服务,更要在文化上打动人心,而御冠酒店就像是一本好书,为大家带去文化的熏陶,从精益求精的设计上感受技艺之美,感受职业的态度,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学习、进步。

    “六合一”加出职业工匠新天地

    为给师生提供高标准的实训场所,获得高标准的职业体验,御冠酒店目前定位为四星级精品酒店,拥有156间(套)客房,咖啡吧、酒吧、茶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南京旅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黄斌表示,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依然存在,真正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仍任重道远,因此国内大部分旅游类院校基本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在学校学习理论及在实训室实训,第3年直接到酒店顶岗实习,由于缺少真实职业体验及岗位经历,学生往往很难适应酒店工作,离岗辞职、调换实习单位等现象频发。而在御冠这个生产性实训场所,学生们必须以酒店准员工的身份直面顾客,按照现代服务行业的规范和标准,为客人提供服务,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完全交给客人、社会评判,通过真实场景来熟悉职场环境、体验职场生活、感受职场文化,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未来工作的主动性、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建成后的酒店也为教师下企业真刀真枪的锻炼提供了方便。目前,酒店总经理、财务部、行政部、客房部经理或副经理均由学校的老师担任,为真正提高教师“双师”素质提供了机会。

    酒店总经理、酒店管理学院资深教师支海成说,教学酒店比社会酒店更包容,给学生提供总台接待、销售预订、初级厨师长等普通实习无法接触的岗位,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更培养了综合素质。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教学酒店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检验学生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一些没有实操经验的青年教师到酒店顶岗实习、跟岗实习后的体验,也会反哺于课堂教学。

    黄斌认为,教学功能型酒店与普通社会化酒店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真正实现了厨房、客房、前台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有利于深入展开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让学院教学与产业无缝对接,有助于现代工匠的培育。

    “一店两院”格局初现

    教学酒店的落成不仅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全新的实操场所,更重要的是与原有实训基地形成了完整的互动教学体系。据了解,南京旅院素有“中国酒店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其前身是南京旅游学校与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20世纪90年代就通过“前店后院”的运营模式开展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只有一流的办学条件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王海平说。事实上,我们搬迁新校区伊始,就规划建设了实训基地并已投入使用多年,此次举全校之力,精心打造一座对外运营的具有教学功能的酒店,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学院在酒店管理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推动“一店两院”格局的形成,全面升级学院产教融合的教育体系。

    据悉,目前学校成立了酒店管理委员会,由学院分管副书记、副院长担任主任、副主任,教务处、酒管院、烹饪院、学工处、财务处等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南京旅院教务处处长方法林表示,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在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下师生的职业化共生共长。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选择、教材编写和学生管理上都十分重视这一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以企业需求为基础,很多学习任务都来自行业一线,教学酒店的建成运营对学院更好地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具有积极作用,“一日见习、一月跟班、一年顶岗实习”是当前正在探索的方向。

    据介绍,目前御冠酒店师生服务占比已近50%,该院还就进一步体现教学酒店的“产学研创”一体化进行了多轮研讨,将在跟岗实习时间安排、学生人数配置、跟岗实习指导、跟岗班级课程及考试安排、跟岗班级教师工作量计算、实习模式设置等方面形成具体实施方案。未来,御冠酒店还将设立烹饪研究所、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生的创新项目直接在酒店转化,充分发挥酒店“产学研创”四大功能,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黄斌坦言,酒店的平稳运行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未来如何既保证教学质量又要兼顾酒店高品质运行,如何构建集教学、科研、培训、双师培养于一体的管理体制机制,真正实现工学交替和现代学徒制培养,是值得南京旅院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关链接:中国旅游报2017.4.12第4版

    http://www.ctnews.com.cn/zglyb/html/2017-04/12/content_14352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