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助力地方餐饮经济发展 -----我们国家级烹饪大师在阿尔山市西口村现场教学

信息来源:培训处 发布日期:2022-07-02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在乡村振兴中的帮扶作用,我们在收到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转发的《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关于商请协调选派餐饮烹饪专家赴阿尔山授课的函》时,学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安排史红根、张荣春、端尧生、陶宗虎四位国家级烹饪大师利用暑假“送教上门”。

在文化和旅游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四位大师于6月27日至29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的阿尔山市开展 “阿尔山市旅游人才(餐饮烹饪方向)技能培训班”,对该市30余名餐饮人才进行专题培训。

(开班仪式)

我们四位教师发挥专业特长,结合当地本土特色食材、饮食风俗习惯,从《阿尔山市旅游人才(餐饮烹饪方向)技能培训》、《乡村旅游特色“乡土菜”的设计与打造》、《乡土冷菜开发与创新思路》及《面点继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和实操示范。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备菜、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用照片和视频记录,还不时提一些日常烹饪中遇到的问题,向培训老师请教烹饪要领,并主动帮厨和清理打扫,体现了求知若渴的学习意愿和良好精神面貌。

(现场教学一)

(现场教学二)

本次培训主要对内蒙古东部牧区特色的菜品----“西口十八碗”进行改良升级。在饮食内容方面,围绕东北农区黑土味道、大兴安岭林区山野味道、内蒙古牧区草原味道重点推出了山珍佛跳墙、福禄寿喜、金丝万缕等扛鼎之作。在餐具设计方面,采用蓝、白色为主,赋予地域美学元素,增加阿尔山杜鹃花图案,突出独特性。在文化挖掘方面,借鉴《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寓意,方中带圆,圆中见方,将古典“天圆地方”韵味引用到每寸空间,采用“9+9”的模式,中间9碗适宜聚餐宴请,九宫格单人套餐适宜商务接待,环保卫生且不浪费。

(菜品照片)

通过本次培训和学习,当地学员在烹饪技术水平与餐饮管理水平方面都有所提升。来自政府宾馆的金星谈到,“这次培训他学到了不少特色菜品制作技巧,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试着把肉做小、做细、做精,实现更好的口感,适应游客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来自那伦酒店市宾馆的刘凤霞认为,“四位老师都很和蔼,平易近人,教以致用,打破了本土食材创新难的瓶颈,平时不注意的部分被老师转换一下思路,整道菜就活了,让我对接下来的菜品创新、制作信心倍增。”

(结业合影)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为提升了阿尔山餐饮品牌“西口十八碗”的品质与内涵改良升级提供了帮助,促进了传统烹饪技艺的现代传承和发展,提高了当地的旅游接待与服务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烹饪与营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