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们于去年向省文旅厅申报成功的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三个项目的实施工作,3月28日下午,科研开发处组织召开了学院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工作部署会议。承担今年非遗传承人研培任务的烹饪与营养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负责非遗研培任务的学院非遗旅游研究所负责人等参加,叶凌波院长出席。会议由科研开发处处长邸平伟主持。
项目负责人曹娅丽教授首先介绍了2023年我们获批的三项国家非遗研培项目基本情况,一是素食烹制技艺“老字号”振兴与旅游融合发展研修班,由烹饪与营养学院组织实施;二是徐州香包(传统技艺)旅游文创产品研发与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研修班,由人文艺术学院组织实施;三是中餐烹制技艺与长江文化带江苏段美食文化旅游品牌研发培训班,由烹饪与营养学院组织实施,并就以上三个项目的性质、培训要点、培训经费以及有关注意事项作了说明。邸平伟结合烹饪与营养学院去年顺利完成的研培任务,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文件及研培工作考核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研培任务,规范有效做好研培工作,并从教学工作团队的建立、教学方案制定、培训学员遴选以及多元师资团队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吕新河、沈征分别就各自学院围绕研培任务所开展的准备工作、推进思路等做了汇报。
叶凌波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作了指导性讲话,强调首先要明确开展今年研培任务的特殊性,项目数量在增加,开展工作的难度在增加,尤其是教学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必须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确保培训效果。他着重分析了素食、中餐及香包三个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价值及影响力,表示我们在做好非遗研培工作的同时要创新性做好非遗进校园工作,让非遗进课堂、进教材,要积极打造非遗精品课程,让更多学生受益。他指出,要加强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努力将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培养成为非遗传承人。要积极打造非遗传承经典节目,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使我们学校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做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也要让非遗积极服务于专业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